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95篇
  免费   22895篇
  国内免费   15861篇
电工技术   18145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20713篇
化学工业   25820篇
金属工艺   13280篇
机械仪表   13274篇
建筑科学   15989篇
矿业工程   6983篇
能源动力   5337篇
轻工业   22457篇
水利工程   6897篇
石油天然气   6608篇
武器工业   2689篇
无线电   219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734篇
冶金工业   7135篇
原子能技术   3151篇
自动化技术   30811篇
  2024年   721篇
  2023年   3227篇
  2022年   7321篇
  2021年   9580篇
  2020年   7105篇
  2019年   5189篇
  2018年   5469篇
  2017年   6178篇
  2016年   5430篇
  2015年   8852篇
  2014年   11252篇
  2013年   13308篇
  2012年   16526篇
  2011年   17657篇
  2010年   16375篇
  2009年   15856篇
  2008年   16044篇
  2007年   15551篇
  2006年   13650篇
  2005年   10988篇
  2004年   8030篇
  2003年   5547篇
  2002年   5272篇
  2001年   4822篇
  2000年   3560篇
  1999年   1722篇
  1998年   724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45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31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拉萨河流域处青藏高原中南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青藏高原人口和耕地较为密集区域。在建立SWAT模型对拉萨河流域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气候情景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近30 a来拉萨河流域径流变化的成因,并研究径流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对径流影响占比分别约为82.95%和17.05%,主要原因在于近30 a拉萨河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变化不大,而气温、降水则呈显著增加趋势;②降水每增加10%,流域径流约增加11.8%,且径流对降水变化敏感性的空间差异性较小;③气温每增加1 ℃,流域总径流约增加2.5%,但径流随气温变化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其中,中上游地区径流减小0.7%,下游地区径流约增加3.6%。  相似文献   
972.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亟需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大坝安全监测能力。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近年来在大坝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与智慧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通过研发系列化智能传感器、智能采集单元和物联网感知平台,建设统一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资源池,开发通用化安全监测云服务系统,搭建专业数据挖掘平台和综合可视化应用,实现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感知、传输、管理、分析及展示全链路应用,形成了大坝安全监测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在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大藤峡等100余项水利水电工程中成功应用,为保障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3.
为探索路基工程中黄河淤积粉土的稳定技术和性能保障方案,针对德州齐河县境内的黄河淤积粉土,在乳化沥青复合稳定粉土(AE稳定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制备出一种复合固化剂(FG固化剂),研究了AE稳定土和FG稳定土2种稳定方案下粉土的抗压强度性质、水稳定性和抗冻融能力;结合XRD、SEM表征技术,探讨了FG固化剂的稳定机理。研究认为,FG固化剂稳定土较AE稳定土有着更高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和承载能力,水稳定性良好,在抗冻融能力上有着比AE稳定土更好的效果。XRD与SEM分析表明,FG固化剂提供了活性矿物质,其复合胶凝效应和填充增强保障了粉土的抗压强度,高分子物质起到粘结颗粒界面、填塞孔隙的作用,降低了内部孔隙率;两者造成土体的最大干密度变大;与AE稳定土的稳定机理不同。FG固化剂的使用为黄河粉土的稳定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74.
为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及精细化管理,保障示范区水资源安全,梳理了示范区水资源保护协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了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的新要求,借鉴国外跨区域水资源保护协作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示范区的信息共享、相关标准衔接、水资源保护协调联动等3项机制和完善重点领域法制保障、加强跨界水体联合监测、强化联合执法监管、引入多元化市场投资模式等4项配套政策措施,可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975.
选取位于粤东、闽西南地区的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CA-Markov模型对2050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预测,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未来土地利用情景和气候变化情景为变量进行水文模拟,分析不同情景下韩江生态流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未来城镇化扩张将使梅江支流中上游成为韩江流域内生态流量对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将导致韩江流域枯水期流量整体减小,枯水期流量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韩江流域生态流量变化特征将呈现从西南到东北由升到降的趋势,梅江支流中上游地区的生态流量将得到改善;梅江和汀江两大支流上游区域生态流量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韩江流域径流总量下降,但丰枯流量分化加剧,长期来看枯季生态流量保障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976.
为解决表观污染成因的问题,以苏州市区河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796个数据样本,对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类型进行划分界定,并通过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探究水体表观污染类型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和浊度对不同污染类型的水体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可作为主要特征指标;景观水体可分为有机主导型、无机主导型、营养主导型和混合型4种表观污染类型;不同表观污染水体判别的优先次序为有机主导型、无机主导型、营养主导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977.
为划分镇江市降雨场次和分析暴雨特性,基于丹徒站1981—2016年汛期5—10月的逐分钟降雨资料,确定了降雨间隔时间,筛选了暴雨场次,分析了汛期各月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性,解析了不同历时和不同强度暴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镇江市合理的降雨间隔时间为2 h;汛期总暴雨次数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总暴雨量以每10年43.4 mm的速度增加;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其暴雨次数占汛期总暴雨次数的73.0%,其暴雨量占汛期总暴雨量的73.5%;7月和8月的暴雨量及其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呈减少趋势,暴雨集中度增强;不同历时的暴雨中,一般暴雨占比最大,特短、短暴雨次数增长趋势显著,且特短暴雨的强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强度的暴雨中,弱暴雨占比最大,中、强暴雨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978.
综合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时空演变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的干旱指数往往难以反映干旱的多类型和多尺度特征,融合多源信息构建综合干旱指数是干旱监测的重要发展趋势。系统回顾了综合干旱指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3种常用的综合干旱指数构建方法:权重组合、多变量联合分布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这几类综合干旱指数的优势与不足;详细介绍了综合干旱指数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干旱监测业务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综合干旱指数应从加强内在机理性、提高多源信息融合水平、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9.
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如何结合"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长效管控,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以编制《海绵城市监管技术指南》为契机,在调研两批30个试点城市推进模式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的管控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管控体制、管控模式、管控目标和管控抓手,并基于"条块"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从相关规划、分区建设、项目建设等三个尺度,提出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全方位管控措施,以期为各地政府提供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980.
王彤  朱多林  周晓  韩大鹏 《给水排水》2021,47(3):125-131
多泵并联变频给水作为二次供水系统中最主要的运行方式,具有稳定、可靠、节能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会因为工况分析不全面、泵组搭配不佳等问题导致节能效果不尽人意.为此,以二次供水常用的同型号双泵、三泵变频泵组为对象,探究其并联运行工况,提出"过渡低效区"的概念并分析其危害、产生原因及消除方式,借此概念给出了"改用变频大泵+工频小泵"以及"增加变频泵"的两种节能优化措施,推导了两种优化方式在双泵、三泵并联改造中消除"过渡低效区"的判定公式,并将其推广至n台水泵并联形式.最后以一工程实例模拟分析并联泵组优化措施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各类优化方案均比原始方案更加节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其中改用"变频大泵+工频小泵"的方式节能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